穿心蓮味苦,性寒,_,歸心、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主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流腦,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結核,肺膿瘍,膽囊炎,高血壓,鼻衄,口咽腫痛,瘡癤癰腫,水火燙傷,毒蛇咬傷。現(xiàn)主用于細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體炎、腸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療瘡癤腫毒、外傷感染等。
1、_作用:穿心蓮中所含新穿心蓮內酯在臨床上對細菌性痢疾的療效較氯霉素與痢特靈為優(yōu),且無副作用和毒性。體外試驗,穿心蓮水煎劑及從其中分離出之粗結晶,均對鉤端螺旋體的某些型別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煎劑對肺炎球菌、甲鏈球菌及卡他球菌有_抑制作用。
2、抗病毒功效:穿心蓮煎劑對孤兒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腎細胞的退變有延緩作用。穿心蓮在體外試驗有_的抗HIV作用。
3、解熱消炎作用:對實驗性發(fā)熱均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對實驗性炎癥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穿心蓮的消炎作用與通過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有關。臨床上曾應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外傷感染、癤、癰、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腸炎、尿路感染、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6、涼血消腫作用:用于肺癰,癥見咳嗽,胸痛,吐膿血痰,可與魚腥草、薏苡仁、蘆根同用。
7、抗栓作用:穿心蓮黃酮成分有抗血小板聚集,_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能作用,有增加心肌血流量,抗心肌梗死的作用。
8、保肝利膽作用:穿心蓮內酯對肝損傷有顯著的對抗作用,能使血清ALT、ASTAKP、SB和肝內甘油三酯下降。穿心蓮內酯還有顯著的利膽作用。
9、抗蛇毒作用:本品有顯著的抗蛇毒作用,印度民間用于蛇傷有效。
10、抗生育作用:本品有終止妊娠的作用。其抗生育作用的機制與其具有抗孕德素作用和直接損傷絨毛細胞有關,因而可用于治療胎盤絨毛細胞增生性疾病。
11、抗癌、治療惡性葡萄胎與絨毛膜上皮癌作用:穿心蓮尚有抗癌功效。實踐證明,穿心蓮對惡性葡萄胎與絨癌子宮的原發(fā)病灶消失,肺及陰道轉移灶之吸收,均有較明顯的效果。
12、防治感冒作用:穿心蓮可治流行性感冒,及感冒發(fā)熱頭痛。
13、治肺結核作用:穿心蓮對輕癥的肺結核有_的治療作用。
14、治百日咳作用:穿心蓮有治療百日咳的功效。
15、治高血壓作用:穿心蓮對充血型高血壓偶_的治療作用。
16、治火傷作用:穿心蓮干葉研末調茶油或鮮葉煎湯涂患處對火傷有_療效。
17、治小兒消化不良和菌痢作用:在臨床上用穿心蓮注射液治療治小兒消化不良和菌痢有_效果。
18、治療小兒乙型腦炎作用:臨床上用穿心蓮治療輕微小兒乙型腦炎且無副作用。
19、治療麻風作用:臨床上用穿心蓮治療麻風。
穿心蓮毒副作用較小,穿心蓮及其多種制劑口服較大劑量可致胃腸不適,食欲減退。有報道,穿心蓮片、穿心蓮注射液可引起藥疹、上腹痛、過敏性休克,嚴重者可致死亡。臨床用藥應當注意用量,出現(xiàn)不良反應當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1、毒副作用
①一部分人因其特異體質可出現(xiàn)過敏反應。
②穿心蓮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毒蕈堿樣作用,使副交感神經呈興奮狀態(tài),可刺激節(jié)后副交感神經受體,引起心跳緩慢,終使心臟麻痹而癱瘓。另外對胃腸道粘膜也具有刺激作用,其出現(xiàn)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皮膚、粘膜、消化系、呼吸系、循環(huán)系等癥狀。
2、中毒癥狀
①過敏反應見全身皮膚發(fā)紅瘙癢、蕁麻疹、丘疹、哮喘。
②中毒表現(xiàn):神經系癥狀——頭痛,頭暈,煩躁不安,痙攣。呼吸系癥狀一一胸悶,呼吸急迫,哮喘。循環(huán)系癥狀——四肢發(fā)冷,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心音細弱。消化系癥狀——腹痛腹瀉,嘔吐惡心。其他一一雙側瞳孔縮小,對光反射仍存。
3、中毒的處理
①如系口服中毒,可以先自行催吐。
②情況嚴重者應立即_醫(yī)。
4、預防
①注射穿心蓮時,應先觀察10分鐘有無不良反應。
②穿心蓮口服不易出現(xiàn)毒副反應,應盡量口服。
③特異體質有穿心蓮過敏史者忌用。
穿心蓮宜禁搭配
1、配薄荷:薄荷善散上焦風熱,穿心蓮清熱解毒,得薄荷辛散之助,外疏風溫之邪,內清肺經之火,治療風溫犯肺之證。
2、配桔梗:桔梗善于升提肺氣、去痰排膿,二藥配伍,桔梗借穿心蓮苦寒清熱之力,穿心蓮得桔梗去痰之助,共治痰熱咳喘、肺癰膿腫,相須為用。
3、配石膏:生石膏外解肌表之熱,內清肺胃之火,穿心連清熱解毒,二藥合用,共清氣分實熱,用于高熱、汗出、煩躁口渴、脈洪大之癥。
4、配生地:生地滋陰涼血,與穿心蓮合用,清熱、涼血、滋陰,既治熱入營血、神昏煩渴,又治熱邪迫血妄行之各種血證。
5、配茯苓:茯苓甘淡補脾利濕,且性味平和,與穿心蓮配伍,一清熱,一利濕,濕去則熱除,熱清則濕去,相須為用,用于濕熱之證。
6、配茵陳:茵陳清熱燥濕,且滲濕利尿,二藥性味功效相近,共有清利濕熱功用,治療黃疸,療效_。